保麗龍到底可不可以回收?
保麗龍,聚苯乙烯(Polystyrene,簡稱PS)。因為它便宜、保溫、輕、浮力強等特質,時常被做成箱子來幫生鮮與冰品保溫、做成蚵棚不可或缺的浮力來源、做成精密儀器運 送過程中的防撞緩衝物、漁船來防撞用的碰墊、甚至還可以做成安全帽呢!幾乎可是21世紀不可取代的原料之一,但卻也因為它密度低、易破碎、無法腐化等性質,帶來無數的問題。
保麗龍回收難在哪?
保麗龍回收到底難在哪?我們先來看看大家比較熟悉的塑膠製品,由於塑膠加熱可溶解再製的特性,幾乎所有的塑膠產品都可以回收,只要這些塑膠成分越『單一』、數量越『多』、且越『乾淨』,這些都會是回收業者搶著要的好貨,但相對的,如果物品上貼了貼紙、沾了油或土、數量不夠多等等,就會被視為沒有價值的垃圾,如果大家有回收塑膠袋的經驗,就會知道除非特地洗乾淨,否則裝過食物的塑膠袋幾乎都無法回收,只能送入焚化廠或垃圾掩埋場處理。而任何的回收物品都是要累積到上百公斤甚至到幾公噸,拿去賣給處理廠才有利潤可言,保麗龍的回收就是在此環節遇上了問題!
因為保麗龍很輕、體積大且時常為不規則形狀,運送起來十分困難,如把保麗龍塞滿一台卡車,也只能塞下30~40公斤重的保麗龍,而一公斤的保麗龍再製成塑膠料頂多賺個十幾元,一車合算下來最多也只賺個四、五百元,光是運費就不划算了!賠本生意誰願意呢?
保麗龍回收還要分等級!
但有一部分的保麗龍是回收業者的最愛,那就是盛裝電子產品紙箱內的防碰撞的保麗龍,這些保麗龍非常的乾淨、成分單一,被業者們稱為A級保麗龍,當這些電子業工廠累積到一定量的保麗龍後,回收業者甚至會掏錢去跟工廠買。
但市面上大多裝過生鮮的保麗龍箱上都貼滿各式貼紙,以標示箱子的內容物或是貼上公司的logo,並且沾滿油污,這樣的保麗龍被回收業者稱為B級或狀況更差一點的C級保麗龍,B級保麗龍勉強還會有業者去清運,而產生B級保麗龍廢棄物的工廠額外需付回收廠清運的費用,C級就更不用說了,如果處理這些C級保麗龍要花的時間成本過高的話,甚至可能發生回收商代為處理,但卻運到焚化廠燒掉的下場。
焚燒不完全可能產生對環境有害的物質,而且將可回收再製的塑料燃燒掉後,市場的需求仍在,石化產業就會再製造新的塑料出來,造成不必要的浪費。所以如果要將資源做更永續的利用,回收是非常重要的道路,但如何回收的更徹底且更有效率呢?這是環保團體一直以來高度關切的議題之一。

安全帽半成品

用於建築物內沾滿瀝青的C級保麗龍
回收新希望!
近期在科技與產業的發展下,回收保麗龍可以不用像過去一樣麻煩了!在過去的回收處理方式是將體積龐大的保麗龍用機具壓成磚,縮小體積後再運送到處理場,處理廠會在用鋒利的刀片,切碎被壓的非常扎實的保麗龍磚,此過程不只會傷害刀片,只是非常消耗能源。再將打碎後保麗龍加熱溶解成漿狀,並利用金屬製的濾網,過濾溶化的保麗龍雜質,濾網與卡在網上的保麗龍殘漿,會送去金屬回收廠做分離,卡在網上的保麗龍就會當一般垃圾處理,因此保麗龍回收並非百分之百,而且濾網汰換的速度非常快,一次的回收再製流程就需要使用掉上百片的濾網。過濾後的漿狀保麗龍,會再經由切粒機切割成粒,再次回到塑膠的產業鏈上。而回收的保麗龍是不能再製成保麗龍的,只能降級回收,再做成其他製品,如相框或電視的塑膠外殼。
但近期新的回收方法比舊式的更加簡單,回收的保麗龍不用花時間壓成磚再打碎,而是直接用有機溶劑將保麗龍溶化,再經由揮發將有機溶劑純化回收,而這些漿狀保麗龍靜置後雜質將會沉澱,業者就可輕鬆取得保麗龍的再生料。更特別的是,,新式的回收方法也只需要開著一台裝有有機溶劑的車子,將保麗龍溶化後帶回即可,解決原本保麗龍回收最頭痛的運輸問題!連令人煩惱的C級保麗龍都能一併處理。

齊輝環保科技公司的保麗龍回收車
海漂垃圾第二春
環保團體們最關注的,就是海流所漂來的C級保麗龍,2015年12月我們集結環境資訊協會、看守台灣協會、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、QC館、 帶著便當盒去旅行以及菓林村志工服務隊,與齊輝環保科技公司一同到桃園大園沿海,撿拾海漂的保麗龍直接現場溶解回收,了解這種回收方式的實用性。


保麗龍現場溶解回收
溶解中的保麗龍
沾滿沙子、長滿藻類的C級保麗龍,就這樣通通被放入齊輝環保科技公司的回收車中,慢慢溶解,為了讓溶解速度越快,需要不斷翻攪讓有機溶劑可均勻沾附在保麗龍上,只要再將這些漿狀的保麗龍靜置,讓髒污沉澱,有機溶劑揮發凝集即可再利用,沉澱後的漿狀保麗龍也只需要在冷卻後即可輸出成回收塑料。
新的處理技術雖然露出保麗龍回收上的曙光,但是這樣的科技尚未普及,目前台灣各處的保麗龍回收處理方式依舊是舊型的壓成磚再切割、融化回收的方式,且在回收塑料的市場上,對於新的處理方式所製成的塑料還有疑慮,讓這些為環保努力的小工廠如何推動和生存會更加困難。
困難重重的回收之道
東西一旦製造出來,使用完畢、老舊之後終究會進入焚化、掩埋或是回收的階段,回收雖然可以讓物質再次循環利用,但可完全回收或可再製成相同物質而不會『降級回收』的回收物卻是少之又少,在人們想出更好且更快速解決生活廢棄物的方案之前,減量與重複使用才是守護環境的不二法門。
【保麗龍相關報導】:
環署擬禁保麗龍杯 業者提自主回收爭續用
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109817
保麗龍禁不禁?保麗龍的逆襲 失去方向的禁用政策
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111752